[資訊分享] Autodesk會議焦點與雲端探討

AUTODESK會議分享

AUTODESK雲端探討會

 圖一(左6:黃郅堯建築師;左7:吳杰彥技師)

RCAD團隊參加AUTODESK的開發者聚會暨在地化成果發表會。感謝黃建築師提供Revit模型,讓我們與黃建築師的Revit模型與鋼筋整合的發表順利成功!此次也是RCAD與黃建築師的首次合作,吳技師與團隊運用RCAD程式,接下黃建築師的Revit 3D模型來做鋼筋轉換運算。用Revit的模型來處理鋼筋這個挑戰大成功!

Forge:到底什麼是Forge?由於互聯的需求,Autodesk催生的雲端app模組平台,並整合了旗下的軟體,當中主要以Revit為主。Autodesk希望開放平台讓其他專家或是廠商來自行開發模組,來提供專業領域中能發展多面項並實用的功能。舉個例子:Forge類似Apple的app store,由專家或是公司寫出app讓大家能夠下載使用,但相對有些需付費,apple提供平台和環境給開發者去設計程式。Forge希望跨越數據間的邊界,達到資料互通。 Forge雲端,讓你建立、修改、粹取資料時不一定要打開原程式,甚至可以拿取當中資料或數據並應用到不同的軟體或是模組中。不過目前原始碼不開放,部分服務需要客戶購買雲幣來才能使用,所以尚未普遍化的階段。

Revit機電管路CHC增益集陳昌祐先生將機電管路設備構件模組化,並設計為CHC增益集,直接在Revit當中做設計和規劃快又完整。在Revit環境中管路會不會打架和相接情況如何一目瞭然,甚至彎管角度、流水斜度都能在Revit當中點幾下就完成。真的覺得神奇又方便!如果用傳統方法計算規劃需花很多時間,也不一定直接有3D視圖可以參考。陳昌祐先生不藏私的供各行同業人員下載分享使用,將建築工較不易算出管路數量做到部分簡單化, 讓更多機電人員更容易上手,而求出更精準管路數量和應用。

BIM Watson:黃郅堯建築師事務所皆用Revit做設計,在案件處理過程會有很多檢討或是計算上的問題,像計算樓地板面積等,計算機總是按到快壞掉。業主如果改變想法,之前規劃與計算很多都要改時,心都在流淚。因此黃建築師應用AI技術來處理1.公設評效分析 2.樓梯淨高碰撞分析檢討 3.道路投影面積檢討 4.自動接合 5.綠建築分析等功能來應用在Revit中,減少人員重覆的運算,告別計算機的陰影。並結合法規數據應用來檢討圖面,讓規劃設計和法律規範相符,並達到半自動化的快速評估效益,提升效率並輕鬆許多。透過BIM Watson簡單的解決設計端常見的問題。如樓梯淨高分析,如果能提早發現錯誤,能避免到了建造端房子都蓋了才發現樓梯太低等問題!對設計方和建造方都是共好的選擇。

Revit與RCAD鋼筋整合:近期看來不論建築設計或營造工程都非常關心對於鋼筋模型、快速計算數量、衝突發現與檢討等議題。鋼筋在規劃階段和現場面是很容易有問題的產生,如果Revit模型能夠結合鋼筋規劃,就能快速發現問題,做清楚的討論與解決。吳技師分享用Revit建築模型結合RCAD技術來解決複雜的鋼筋計算,有效又快速的產生鋼筋模型並符合工地實況。ex:穿樑的補強、牆開口的補強甚至車道版配筋等。將Revit拋轉模型後,用RA匯入配筋再由RB運算鋼筋模型並轉出計量報表,更棒的是能將鋼筋模型回傳到Revit中,方便檢查模型與桿件並確認是否有缺漏或原模型不合理的地方。

為什麼程式跟程式之間的檔案不能互通?中間像是隔著一堵牆在工作,缺少溝通和整合容易造成錯誤引發後續責任的歸屬問題,來來回回耗費太多時間。ex:Forge的目標讓作業資料流通,減少轉換的時間與即時修改更新,並應用到不同領域。所以整合成為大家的開發重點,未來不再是軟體對軟體的拋轉,而是在雲端數據上文件資訊的交換,各取所長!資料轉換為第一步,資料應用才是未來的重點。

Revit在鋼筋運算上,很難達到7天這個目標,現在可以了!並更往3天目標前進!

RCAD-努力方向

  • Revit算量處理由7天變3天。
  • 讓RB、Revit、TAS模型互通,來完成目前程式做不到的事。
  • 運用Forge或其他雲端平台來處理程式或模型大量計算並結合大數據整合。 
  • 於建築設計端與營造工程端之間,透過服務和技術來提供協助,運用技術整合和雲端平台互通做到多端連結,創出一條
 
若想進一步了解,請點選下方按扭與我們聯繫
 

雲端大數據探討

什麼是大數據?

維基的解釋就是巨量資料,它來自各種來源的大量非結構化或是結構化資料。但並非能夠直接使用,需要藉由電腦對資料進行統計、比對、解析才能得出客觀結果。但重點是要如何在這深似大海的大數據中,撈取需要的資料並處理和利用,才更為重要!2012年時歐巴馬更強調大數據資料是未來的石油!以下有發展大數據+雲端應用的公司範例。

下個世紀的重點創新-雲端串流服務

是近年各大公司著重的開發要項,簡單舉幾個優秀平台為例

  • Autodesk- Forge

Forge- 為Autodesk這幾年的開發重點,結合大數據可用於建立自訂軟體程式、工作流程和跨產業的整合。將數據、程式互聯據轉換並擷取運用,可部分結合讓開發者設計的app,讓專業更多元運用,另外還有開發照片建模等服務。

  • Adobe- Creative cloud

Creative cloud- 整合了線上服務、桌面程式、行動裝置,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在跨程式或團隊合作上,手機和電腦互相轉換輕鬆管理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讓流程和資料都能更方便保存和拿取。

  • Google- Stadia

Stadia- 今年內將推出,突破了過去的認知,每個人可以用電腦、平板、手機或是電視,就能玩stadia遊戲!只需用chrome和app開啟,無需購買遊戲主機或是光碟,直接將遊戲放在雲端,就可以遊玩。甚至玩3A大作也沒有問題,不用受到地點、網路、主機/電腦的限制,想玩就玩。硬體上的差異也將用Google的雲端資料庫來解決。之後PS4、Xbox360主機時代會慢慢不見,而不在侷限於機械上!

  • NETFLIX- 影音串流平台

NETFLIX- 原本只是DVD租片公司。近幾年有了大躍進,訂閱人數突破了1.25億!結合了線上影音,電影、節目、影集隨時都能觀賞。運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客戶的喜好,並不斷提升優化演算法的精準度。

         不同領域的翹楚卻有著相同的目標趨勢,看來下個世代的重點很明確,將服務放上雲端,未來目標開一個程式就像開一個網頁一樣快又簡單。軟硬體的技術與科技進步,帶動了雲端服務的成長趨勢,雲端服務結合大數據網,已慢慢影響每位使用者。這是一波新的浪潮,尚未跟上此趨勢的公司,可能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。ex:Stadia的突破,將有可能影響 Sony、任天堂、Xbox360等遊戲大公司的生態。

         雲端+大數據使用已超過我們的想像,未來有機會結合更多元的服務及發展。開放讓不同領域的專家來開發程式,或新增強化的API或是MOD來符合不同的需求!帶動整個大數據的共享與成長,挑戰最新的突破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